17.16 “民有三疾”章解义

  • 首页
  • 玩彩票能赢钱的人都是天才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玩彩票能赢钱的人都是天才 > 新闻动态 > 17.16 “民有三疾”章解义
    17.16 “民有三疾”章解义
    发布日期:2025-10-08 14:37    点击次数:186

    子曰:“古者,民有三疾,今也或是之亡也。古之狂也肆,今之狂也荡;古之矜也廉,今之矜也忿戾;古之愚也直,今之愚也诈而已矣。”

    三疾,若训为三种毛病,意即古人有肆、廉、直的缺点。下文说今人“荡、忿戾、诈”,尽管表现不同,但却远远甚于古人,因此更应该是三种毛病。这样,既说古人有三疾,今人“亡”,又说今人的“三疾”分别是荡、忿戾、诈,这明显自相矛盾,所以,“疾”不可释为名词“毛病”。正如季氏篇中的“三愆、三戒、三畏”皆指三类动作一样,疾同样应视为动词,讨厌、憎恨之义,这样,“三疾”的意思就是三种厌恶或三种憎恶。

    “狂”“矜”“愚”并列,“狂”多释为狂气,“愚”多释为愚钝,所以,“矜”应该同样是人的一种性情,并且不是什么极端的性情。当狂、愚被认为是缺点时,“矜”释为褒义的持守严谨、矜持这样的一种优点,自然不可。因此,无论“疾”是毛病义亦或厌恶义,“矜”皆不可释为矜持。

    《庄子·渔父》中说:“人同于己则可,不同于己,虽善不善,谓之矜。”矜,自以为是、自负。可见,“矜”在先秦时代并非什么好的德行,是被人们唾弃的,孔子故不可能以此德行来勉励自己。所以,矜既是有缺陷的性情,又是平凡之人常有的性情(“矜而不争”),同时还是无需刻意而为的状态(“不矜而庄”)。在《15.22“矜而不争”析》中,我们将其释为自感优越、自负,这里,根据上文的论述,矜同样是自感优越、自负之义。

    狂,在孔子眼中是志存高远,其“肆”则为遂行其志,不在乎别人的眼光,所以虽招人讨厌,但也于人无害;而“荡”则是放纵无度,恣意行事,既无视他人,又祸及于人,自然为人不齿。

    廉是有棱角。自负之人因有个性而难以接近,但忿戾者于人、于世皆不满意,故不平、抱怨进而滋生戾气,行事偏激,损人不利己。

    愚钝的愚直者待人不够灵活,不知变通,但使诈者却是挟私欺诳,虚伪奸诈。

    古人率性而为、个性显明而不知变通,虽为当时的人们所厌恶,但终究于人无害;而今人自我放纵、蛮横无理、虚伪欺诈,远甚古人。所以,通过这一比较,孔子对同时代人放纵、忿戾、欺诈行为的批判显然不言自明。

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